首页 > 育儿

先有关系,再有教育

小猫咪 育儿 2024-01-23关系   目的   双向   反感   亲子   教育孩子   童年   内心   独立   父母   妈妈   孩子   家庭   人生   情感

作者:阿雅

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,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,那就是父母对于孩子的爱。

大手拉小手 快乐向前走

父母对孩子的爱,是世间最真挚的情感之一,而每一个灵魂降生在世界都会带着自己的使命,亲子的连接有时候超越了血脉,超越了言语,它让父母看见孩子,也照见自己。

天下没有父母不希望孩子更好,也没有那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。但是这份彼此的爱是否都能感受到呢?

北京市曾抽样调查了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,其中“你对父母的态度”一项显示:

6.62%的孩子惧怕父母;

13.13%的孩子反感父母;

56.28%的孩子极度反感或痛恨父母;

19.22%的孩子对父母反应平淡;

只有4.75%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。

数据背后,不得不说反映的是当代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危机。

很多父母教育孩子,总是以家长的身份“居高临下”单方面的指导、说教,却忽视了先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。

但殊不知,只有当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种温暖亲密、互相信任、友好和谐的关系,父母才会成为孩子的“重要他人”,这时孩子才会尊重、认同父母,父母说的话孩子才愿意听,此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才会发生。

生活中我们发现,那些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、自觉的孩子,和父母的关系通常都比较和谐,亲子之间是互相信任、合作的模式;

而许多不爱学习、行为习惯很差、让人操心的“问题孩子”,他们和父母的关系几乎都很糟糕,亲子之间是互相怀疑、攻击、对抗的状态。

因此,我们常说,亲子关系大于教育。亲子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了童年幸福度。

阿德勒说:“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”

那到底如何才能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呢?

01

深度的联结

联结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积极关系,能被彼此感受到的情感纽带,比如信任、接纳、爱、欣赏,甚至是真诚的道歉,可以是共享快乐和欢笑的时刻,也可以是分担烦恼和痛苦的瞬间。

联结不仅包括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联结,即包括积极互动和情绪安抚,而且还包括和自己的联结。尤其父母在负面情绪来的时候,如果能及时觉察并且自我调整和接纳,就做到和自己的联结。

想起一位妈妈对我说:“我辞职后全部精力扑在孩子身上,总盯着他的学习成绩,希望他不断进步。可是我对孩子没有什么耐心,经常发火。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,是我太累了,从来没有好好照顾过自己。

这位妈妈的突然觉察就是和内在的自己进行联结,正因为总是忽略自己,没有照顾好自己,自己杯子都空了那有多余的给孩子,所以才容易对孩子发火,总是批评孩子。

只有听到自己的内心,理解自己的需求,满足自己的期待,才会看到孩子的不易。

当孩子被看到被理解,母子之间的情感就会流动,联结就会加强,孩子发自内心地想要成长和进步。

02

相互付出

说到付出,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父母为孩子付出。不过,我们不能忽视的是,哪怕孩子再小,亲子关系是双向的,互相付出也是双向的。

据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,孩子2岁开始就能理解他人的痛苦并试图安慰他人了。所以,父母要相信孩子完全有能力付出。

不过,“能够付出”和”愿意付出”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父母在不断为孩子付出的同时,一定培养孩子”愿意付出”的能力,而不是从小灌输”只要好好学习,其它都不需要管”

比方,幼儿园的孩子不妨让他帮忙拿纸巾、关电视、摆餐具等力所能及的事;小学生孩子可以帮忙洗碗、扫地、扔垃圾等;初高中的孩子,完全可以当大人看待,比方去超市,最重的让给孩子拿,家庭重大事宜参与讨论和决策。

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也应该源于爱是自发的,而非交换式的,否则,类似这样的话一定熟悉“为了你,我把工作都辞了,省吃俭用都是为了你,你就不能省心一点吗?””我辛苦一天回来还要做饭、辅导你学习,你就不能再用功一点吗?”

良好的亲子关系最主要体现是愿意相互付出,而不是为了求得某种回报或者恐惧你的权威或者担心失去,只因“我爱你,我愿意付出”。

03

相互独立

当孩子离开母体剪断脐带那一刻,首先完成了肉体的分离,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完成精神的独立。

最好的亲子关系是相互依靠又相互独立的状态。当我们在一起时,全身心投入;当我们分开时,在各自的世界里绽放自己。既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时间,也不惧怕分离,因为在一起时攒下的美好时光,给了我们勇气和力量独自前行。

我是我,你是你,我们是相互独立的个体。孩子虽然经由父母来到这个世界,但并不属于父母的“私有品”,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梦想和责任,父母要选择相信孩子,不是打着爱的名义过度保护和干预。

不得不说最近每天上热搜的“吴亦凡事件”,表面看是吴亦凡本人的个人品行和作风问题,其实根源是原生家庭的“病态共生”问题,吴妈妈对儿子的过度保护让吴亦凡成为精神残疾的“巨婴”(见公众号另一篇文章:《吴亦凡的“倒霉”,原生家庭早已注定》)

04

共同成长

作为父母,我们并不完美。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我们自身的问题也会被带出来。有时候,我们也会感觉到沮丧和无力,因为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模式很像童年时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。

陪伴孩子成长,是父母的最大修行,也是父母最重要的、不可重来的“事业”。当今社会中,很多职业都离不开岗前、晋升培训和考核,可是人生之中最重要的生儿育女却没有专门的培训辅导,人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父母。

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

有人说:“没有经过培训的父母,犹如没考驾照就开车上路”。在为人父母这个领域,大多数人都是“门外汉”,都在边学习边实践,可谓是在“摸着石头过河”!

有人在育儿的过程中渐渐迷失自己,疲惫不堪;也有人通过不断学习成长,在父母这个角色里游刃有余,实现了人生的完美蜕变

生命陪伴生命的共同成长终究会遇到更好的彼此!

你只要在孩子心里,教育就有新的可能,你只要被孩子从内心踢走了,再懂教育也影响不了孩子,先有关系再有教育

与其说我们在教育孩子,不如说孩子给了我们再次成长的机会!


End

相关阅读:

  • 《突围》和《人民的名义》有什么关系?林满江的原型是谁
  • 《突围》齐本安范家慧为什么离婚?齐本安范家慧关系如何
  • 《第一炉香》卢兆麟的结局是什么?卢兆麟和梁太太是什么
  • 《功勋》里的曾副科长和李延年什么关系?高桥浩为什么被
  • 《嘉南传》赵啸与姜保宁的关系如何?姜保宁身边的丫鬟叫
    •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
    • 声明:这就到-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做权威认证,如若验证其真实性,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。